清华大学适应国家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需要,主动拓展办学视线,大力推行全球策略,着力培养拥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革新型人才,切实拓展服务国家和世界的研究,全方位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,努力在推进新年代教育开放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用途。
全球胜任力要在全球平台上培养,世界眼光要在闯世界的过程中树立。清华积极革新人才培养模式,提高学生全球胜任力。
融通中外,积极搭建全球人才培养平台。打造全球学程。通过打造课内外、境内外、线上线下国际化培养体系,把全球视线和胜任力培养融入培养全过程。大力推进全英文课程建设,成立语言教学中心,增加第二外语课程类型和数目。
2025年4月,学校设立学生全球胜任力进步指导中心,为学生全球胜任力进步提供支持与辅导。延揽全球师资。全方位推行讲席教授、冠名教授规范,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,提高教师队伍水平。丰富全球体验。超越40%的本科生和60%的博士生在读期间都有机会参加各类国外学习交流项目。设立英华学者项目,选拔出色本科生赴国外顶尖名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。推行全球培养。现在,学校已与国外知名院校合作开设了54项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和29项英文学位项目。达成全球胜任。加大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,2025年以来有组织地输送190余名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。
深化改革,持续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能力。改革国际学生招生规范,改变生源结构、提升生源水平。现在,清华大学国际学生总数超越4000人,来自全球133个国家和区域。
50%以上的国际研究生具备哈佛、牛津等世界著名大学本科学历。推进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。成立国际学生学者中心,打造国际学生辅导员队伍,举办国际本科新生拓展营,推进中外学生混合住宿,拓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浸润活动,全方位促进中外学生交流融合。提高校园国际化水平。强化全校各部门双语服务能力,优化英文选课系统,统筹解决教育教学、服务管理、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为中外师生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面对关乎人类命的重大挑战,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大学需要担负起应有些责任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,更革新、更国际、更人文的清华大学将一直坚守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扎根中国、融通中外,立足年代、面向将来,树立自信、维持特点,努力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,为国家进步、人民幸福、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(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)